四观以为邻,朝霞以为灶。
赠我不知名,千古岩下草。
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
补外公何幸,求归我尚留。还为万里别,又费半生愁。
安得欹黄帽,相从却白头。醉中有话在,欲说忘来休。
晋鲁勋名夙所钦,朱幡适慰海之滨。苍生旷被岐风旧,白首重看汉吏新。
妙简无私遭圣主,催科有政属能臣。虎牢晚托重关险,犬吠生釐拟诵频。
男儿须作一完人,错节盘根可立身。自信荣枯原有数,备尝艰窘不言贫。
休明幸矣遭虞世,尽瘁还应学汉臣。拟效涓埃裨海岳,却披蓑笠出风尘。
神女登徒子,微词未必然。
感襄通一梦,窥玉费三年。
点点沃枯焦,声声伴寂寥。
五更初听雨,千载后闻韶。
别公知阅几桑阴,玉笋山中旧隐寻。
郾暮联镳来自旧,泾舟共楫继由今。
一门翁季芝兰味,四海弟兄金石心。
塞上西风渐萧瑟,书来毋惜寄规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