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生莫逆交,弦断寄心赏。
相思望青枫,目极江水上。
念当及时节,农事动春壤。
来者不有年,何能咎吾往。
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
强追霜押窘于徊,天放檐花著意催。自昔到公金掷地,如今惭我釜鸣雷。
驱驰莫管青山讶,凋瘵真烦赤手培。王道本来嫌掊尅,曾将阡陌咎谁开。
道途冬暖衣裘省,村落年丰鼓吹喧。
下麦种荞无旷土,压桑接果有新园。
忆共西州把酒卮,酒酣风味未全衰。
人惊李郭同舟日,句索羊何共和时。
省帐飘香君觐早,箧书腾谤我归迟。
他年会面须惊怅,瘦尽崑山玉树枝。
偏得人间谤与名,盖棺方定伯夷清。
五经笥满风云壮,百尺楼高星斗横。
明月照庭香不断,狂飚吹雪意如生。
河汾回首成今古,礼乐犹将致太平。
尚忆先朝宰辅恩,图中山海写烦冤。荆卿匕首刑天戚,自割残英当夕飧。
南山凤去已无踪,尚有低吟墨里中。一自梧泉衍九仞,至今菽水重三公。
石栏疑积千春雨,清影犹摇万里风。遥想台州最胜事,渊源长自道之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