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福当年守此官,荆山谁见韫琅玕。
人如修竹三冬好,诗与清溪九夏寒。
未信簪裳妨小隐,蚤时雷雨起深蟠。
春风揽辔河阳县,痛饮狂歌忆旧年。
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
浮玉山头日日风,涌金门外已春融。二年鱼鸟浑相识,三月莺花付与公。
剩看新翻眉倒晕,未应泣别脸消红。何人织得相思字,寄与江边北向鸿。
平生结得看山缘,足迹东南路几千。此日西来山更好,翠屏千叠锦连乾。
溪声来天边,风水共豪纵。夜气剧奔马,侵晓不能控。
书生有清癖,咏雪宁忽冻。胡为枕寒流,故遣不成梦。
岳麓峰前湘水阴,思归无计豁烦襟。
亦知吴越非吾土,未必功名是我心。
地上青山随处有,镜中华发逐年深。
故人只在邻州住,空谷他时听足音。
可怜古井门外,依旧钟楼屋西。何处高吟痛饮,黄华翠竹都迷。
君不见道傍石,太古留一拳。自从陵阳过之泣,千椎万琢不得全。
野夫有语且自保,肯受龌龊时人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