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阁劣容老子,北窗仍递南风。维摩丈室久空空。不与散花同梦。
且作大真游戏,未甘金粟龙钟。怜君病后颊颧隆。识取小儿戏弄。
元干出身书香门第。其父名动,进士出身,官至龙图阁直学士,能诗。张元干受其家风影响,从小聪明好学,永泰的寒光阁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读书处。十四五岁随父亲至河北官廨(在临漳县)已能写诗,常与父亲及父亲的客人唱和,人称之“敏悟”。
夷歌处处唤愁襟,懒向珠林听梵音。天地不堪还寄傲,江山何意复登临。
谁将桂树仍招隐,肯信桃源可重寻。且喜一觞时一咏,悠悠天外和龙吟。
新筑书堂荫白茅,萧然终胜老禅寮。雪天最爱风敲竹,似向瑶台听凤箫。
夜木动寒色,雒阳城阙深。如何异乡思,更抱故人心。
微月关山远,闲阶霜霰侵。谁知石门路,待与子同寻。
山阴岂少攀花客,最上高枝更绝伦。南宋到今知几度,东风分付只三人。
传书乡国惊先辈,有子明廷慰老臣。想见当年清梦里,是谁亲送石麒麟。
仆何为者,是东吴愁客,最能击筑。记得阿奴年少日,曾直高人品目。
甚矣吾衰,时乎不再,二语那堪读。朱门列戟,此中何限粱肉。
幸遇衮衮群公。怜而召我,共看东篱菊。我意亦思归去耳,聊葺溪干破屋。
行乞歌场,为佣屠肆,也觅三餐粥。安能溪刻,矫廉长效孤竹。
声气相投玉应金,花閒话到翠成阴。
一清门户无同脉,万古诗书可立心。
母子要知乌哺反,夫妻应感白头吟。
若言相谂早须觉,难得青春长似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