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
良时不易遇,散吏竟难容。稽首辞帝阙,出自都门东。
都门倏万里,云雾迷九重。眷兹同心友,结驷远相从。
从予感行迈,置酒贤哲宫。旭日丽皋薄,回飙振林坰。
兰芷犹未歇,葹菉亦已茸。泪为岐路滋,志兼物化恫。
临流复徙倚,聊以写情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