胜游谁继竹林贤,岘首高情自邈然。
宝刹千寻出天半,灵山三面落樽前。
梅花摘得宁烦驿,桃叶呼来不用船。
南楚何须说穷巷,且陪铃合听昆弦。
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
国清尊胜北山隅,证果报恩同一区。
地藏荒芜并报国,尚余悟性斗牛墟。
山村鸟夜啼,游子梦初晓。凌晨复驱车,寒风摇树杪。
回首一天涯,孤飞云缥缈。将以思古人,令我心如捣。
一养轻三公,胡为涉远道。归去娱北堂,菽水堪终老。
千重二华见皇州,望尽凝岚即此楼。细雨不藏秦树色,
夕阳空照渭河流。后车宁见前车覆,今日难忘昨日忧。
扰扰尘中犹未已,可能疏傅独能休。
桑溪竹圃路团团,门巷都非少日看。送客棹船频借问,向来江面是阑干。
桃花红映春波水。盈盈只在沅江里。湘水下巴邱。湖西是鼎州。
停桡相借问。咫尺花源近。三户复何人。长歌埽暴秦。
爱共虎贲坐,典型难遽忘。何如亲把臂,真见蔡中郎。
夫子工谈艺,为诗陋晚唐。巍然负时望,留得鲁灵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