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
正月立春同州郡,腊月春回耀州城。一年两番好春色,迎春都共故乡情。
同州太守祝寿母,春酒高堂倾大斗。吾弟刺史聚诸儿,入门春台喧歌舞。
绕膝衣冠美且都,隔帘淑人窥清矑。满床笏传华州事,见我开筵齐欢呼。
天涯有酒皆须醉,况我髫龄为兄弟。近闻守牧并高标,中丞赏拔俱名吏。
却笑孑身万里游,家在青山成荒邱。羸妻稚子仍无恙,昨得雁书今何愁。
对兹韶光转绰约,乾坤不老神仙乐。五岳归来自长生,与君同杷梅花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