桃欲呈红柳弄阴,麦田青已没鞋深。
春堤细雨篮舆湿,婆饼焦声在竹林。
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
天马徕兮从西极。经万里兮归有德。承灵威兮降外国。涉流沙兮四夷服。
大化转无休,虫那得自由。
暗中谁擘口,閒里共鸣秋。
气感蟾蜍冷,声归蟋蟀愁。
幽闺勤杼柚,远塞急衾裘。
岂不便钳口,而犹强出头。
呶呶竟无益,也胜唤晴鸠。
祛庐通雅故,风土记清嘉。卓绝名山业,岂徒小说家。
宦成已倾橐,病革尚栽花。悟彻无生法,人间本有涯。
播殖为亲养,家贫至假田。
焉知后学者,尽唤作儒先。
怀人望溪云,云飞渡溪去。云去无还期,之子渺何处。
寒花谢遥汀,暝烟敛高树。念往悲时序,感物伤情素。
岂无新交者,新交不逮故。
海棠初破萼,红艳欲无春。
小插依霜鬓。花应恕老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