欲上南湖采舫嬉。还思北渚与岚漪。圆荷盖水垂杨暗,鸂鶒鸳鸯总下时。持此意,遣谁知。清波还照鬓间丝。西楼重唱池塘好,应有红妆敛翠眉。
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
分茆人忽到茅斋,踏破溪边万点苔。
却恐歌钟喧静境,随轩祇背古琴来。
牡丹不好长春好,有个因依。一两枝儿。但是风光总属伊。当初只为嫦娥种,月正明时。教恁芳菲。伴著团圆十二回。
山上天将近,人间路渐遥。谁当云里见,知欲渡仙桥。
雨歇南山积翠明,淡云消尽远天晴。
漪涟不动秋塘静,独拄寒筇绕岸行。
万品西来译者功,只难落笔得文雄。攒眉莲社犹回避,禀性从来耻尚同。
客从巴东至,遗我一兽皮。观之非虎非熊罴,三十年前尝见之。
貘哉貘哉古白泽,蜀中诸山多窟宅。嚼铁复吞铜,他物更何择。
独出不知云雾深,狂奔但恨林原窄。辟邪亦袪湿,此语自古闻,今夕何夕来吾门。
貘乎貘乎汝诚武,吾将高坐论斯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