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
江东步兵莼鲈归,江湖散人钓具随。姑苏台上麋鹿走,胡为越相吴中祠。
三高应黜鸱夷子,祀典莫若扶风宜。霸陵山中耕织隐,居齐居鲁犹何之。
朅来吴市赁庑下,布衣樵髻偕贤妻。定交杵臼敦古意,伯通相遇心相知。
生前著书当季汉,死后穿冢邻要离。茫茫时代千百载,漆镫堂斧难寻遗。
忽看崇焕屋宇建,栖灵定在皋桥西。瓣香虔奉有华胄,遥遥俎豆怀前徽。
当官更欲励末俗,顽懦兴起闻风师。逸民作颂亦自誉,高士入传无交讥。
几筵再拜前致词,神之来兮是运期。鸿飞冥冥我所思,神之去兮还歌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