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食春光欲尽头,谁抛两两路傍球。
二乔新获吴宫怯,双隗初临晋帐羞。
月底故应相伴语,风前各是一般愁。
使君腹有诗千首,为尔情如篆印缪。
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
一派泉从千丈崖,轰霆跳雪泻将来。无论惊杀行人著,两岸诸峰震欲摧。
霜重天高日色微,颠狂红叶上阶飞。
北风不惜江南客,更入破窗吹客衣。
名在先朝擅斗南,圣心求旧眷非凡。龙图字足新三画,凤诰书来更几函。
指日即须携手上,耆年可但改头衔。玉阶正要康扶对,新渥相辉共引帆。
正月下南昌,扁舟过玉梁。逢人问任子,迷路失仙乡。
吾道今如此,斯文恐未亡。乌台千载话,他日自辉光。
百年未了青藜杖,又向灵岩坐晚晴。我与白云同自在,月交秋夜极分明。
青天旷野真能大,白鸟沧江本自清。俯仰峥嵘男子事,肯将容易负平生。
舆梁斜倚处,檐影坠清流。往往抽簪者,常为孺子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