泾水为渠食万口,一石论功泥数斗。
嗟泾独不似渭闲,安流赴海又西还。
天下楩柟尽隆栋,何如栎社不材间。
无能饱食犹天上,巧智忧劳缘利赏。
我无懋功突厥名,横身为国作长城。
又非石堡将军勍,带刀夺取紫袍荣。
世上此身愚莫比,雾縠翻惭汉童子。
壮心虽欲强自挽,凫足元悭续非喜。
君不见西京对策济时难,羞死王嫱马上弹。
时平鸟雀须食尔,鸿羽可用高难攀。
从今识路窘捷径,求我莫傍终南山。
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
二十五轮清净观,上中下期春夏斋。本来欲造空虚地,那得许多缠绕来。
惠山分明龙样活,玉脊琼腰百千折。
鍚泉泉上吐一珠,簸弄太湖波底月。
苍石为角松为须,须里黄金古佛庐。
请君更向潘葑看,龙尾缴到珠南畔。
倚空长啸忆孙登,泽国风光老客情。天尽平芜吟里望,风回极浦坐来声。
烟岚掩映山长暝,鹳鹊翻飞雨乍晴。两月一临殊未惬,簿书不碍长官清。
碧天云净雨初收,水满平桥却碍舟。忽听屐声丛竹里,是谁先我上层楼。
焚香才暇即披书,老去无能得自如。青简尚寻高士传,白云还似野人居。
秋风婢子晨供织,细雨儿童晚荷锄。道不远人真可乐,何须象罔索玄珠。
二月隋堤水皱池。流莺已在最高枝。一般飞絮无才思,却任东风刬地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