蝉鬓尚随云势动,素衣犹带月光来。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圆坛展祀日,樊山开宴时。钓台高嶪嵲,离殿郁参差。
中林有幽华,乃擅一国香。终年不自见,道路草木长。
应知当门病,要谢移根伤。终恐荷锄人,溯风袭流芳。
纫之琼瑶佩,致彼君子堂。永捐盈腰艾,扈服不可忘。
铜柱南边毒草春,行人几日到金麟。
玉镮穿耳谁家女,自抱琵琶迎海神。
欲买寒江载月船,床头金尽却谁怜。
客囊空有诗千首,难向红楼当酒钱。
一马能教问豸冠,两淮要使见祥鸾。休言衮职真能补,只此吾民亦自安。
天上使星还此老,人间廷诤是何官。归台若画龙驹进,一卷饥民一卷寒。
金碧溪山翠作林,茅斋潇洒百年心。庭前鸣鹤趋迎客,水面游鱼出听琴。
白石清泉同谷口,茂林脩竹似山阴。披图彷佛如曾见,颇觉良工用意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