鸡鸣丑,高楼大宅得安久。
常劝父母发慈心,孝得题名终不朽。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扁舟棹入水云乡,劫火初销迹半荒。华发谁怜陪后乘,黄花何事负重阳。
郊原过雨群芳剩,燕雀随风万里翔。丞相祠前山色好,森森梧竹倚高冈。
非德不尊,非道不明。
爰取斯义,以句吾亭。
亭在山巅,气象巍然。
山从何来,蜿蜿蜒蜒。
我坐亭上,极目一望。
群峰毕朝,尊无与搞。
我抚亭下,万状难写。
一一分明,入我盏斝。
有时携筇,偕二三朋。
莫知我心,独抚孤松。
少年许国两心同,紫陌红尘并玉骢。无那天风分雁序,君行西塞我辽东。
春色映澄陂,涵泳且相随。未上龙门路,聊戏芙蓉池。
触浪莲香动,乘流叶影披。相忘自有乐,庄惠岂能知。
春风最窈窕,日晓柳村西。娇云光占岫,健水鸣分溪。
燎岩野花远,戛瑟幽鸟啼。把酒坐芳草,亦有佳人携。
疏桐馀一干,风雨日萧条。岁晚琴材老,天寒桂叶凋。
已悲根半死,复恐尾全焦。幸在龙门下,知音肯寂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