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避影恶木阴,忍渴贪泉水。君看象渡河,步步须彻底。
士当秉特操,盛行贵知止。佳境著蔗根,苦或起瓜蒂。
上尊锡方进,万事咨伯始。孰能超然观,贯之以一理。
瓢饮有馀乐,我自味无味。忆登君子堂,积雪几没趾。
双鹤舞前除,穟烟萦素几。叠石肖崄崿,俯槛鉴清泚。
旌招还此来,归梦曷能已。红尘交辔语,新律吐琼蕊。
千载友元亮,顾未忍违世。将坛建鼓旗,许我陪末至。
政恐如浊泾,难以汩清渭。俗氛日轇轕,菉茨乱荪芷。
为君歌停云,倦翮思决起。念归怅无家,素食心所耻。
安得三间茅,托身安稳地。一编岫云吟,枯肠或能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