悔别故山远,愁行归路迟。
云峯杂满眼,不当隐沦时。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八月长江去浪平,片帆一道带风轻。极目不分天水色,南山南是岳阳城。
穿林饮涧啸秋风,活计虽殊乐意同。自笑平生山野性,一生何事著樊中。
人有悲欢头易白,山无古今色长青。
十二峰头行雨神,香魂忽变此花真。颦眉似恨争妍女,着眼如羞快睹人。
天亦有私全与艳,雨何无赖使为尘。不须羯鼓催先发,迟发还留几日春。
春霖涨合两溪平,雪浪中浮桑柘青。南市唤船撑未到,一番蓑笠满津亭。
已遂南游兴,归帆过洞庭。浪花风里白,汀草雨中青。
一点尘无染,千杯酒亦醒。好将江叟笛,吹与老蛟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