岁暮纷多思,天涯渺未归。老添新甲子,病减旧容辉。
乡国仍留念,功名已息机。明朝四十九,应转悟前非。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烧灯陶永夜,击鼓劝沽酒。清月不作霜,微风乍摇柳。
忽忽车转毂,戢戢人举首。欢乐聊及时,与谁论薄厚。
长忆金陵数往还,诵公佳句伴公閒。如今不复闻公语,独自西轩卧看山。
一径萧森万籁寒,翠涛烟縠眇苍峦。道人夜半经行处,悟入声闻向上关。
悄悄山郭暗,故园应掩扉。
蝉声深树起,林外夕阳稀。
乍逢虽少慰,遽别又长思。
漫具寻山屐,空歌伐木诗。
莺啼怜日莫,花发笑年衰。
萧散江湖兴,应知不可期。
八月江南毒热新,火云郁郁尚蒸人。井梧叶落太伤早,庭户蚊喧难及晨。
不见金天流素月,思沾玉露洗黄尘。重寻箧笥开纨扇,始笑西风误认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