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阳陌上春长在,惜别今来二十年。
唯觅少年心不得,其馀万事尽依然。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为爱岩栖好,结亭于此间。一身同二老,白首得青山。
破静闻猿断,忘归待鹤还。采芝人去后,日莫碧云閒。
僧房秋寂寂,窗外响流泉。凉意侵孤枕,寒声警独眠。
听来无昼夜,修到即神仙。我欲留长住,尘襟愧未湔。
暂停轩盖离人醉,忽听河桥去马嘶。怅望那堪春草遍,劳歌不尽夕阳低。
天开鸟道三秦外,地入蚕丛万岭西。抗疏只今忧转切,几回清梦到金闺。
鶗鴂一声春已归,蝶蜂无计恋花时。笔头挽得春光住,却是先生芍药诗。
斜风吹雨水生寒,荷盖倾珠下芡盘。惊起鹭鸶眠不得,冲烟飞过蓼花滩。
春尽一到此,散愁幽意繁。西湖草已绿,南国桂应蕃。
宫殿浮今日,山河控北门。时艰羡飞锡,来往给孤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