烟景冷苍茫,秋深夜夜霜。为思池上酌,先觉瓮头香。
未暇倾巾漉,还应染指尝。醍醐惭气味,琥珀让晶光。
若许陪歌席,须容散道场。月终斋戒毕,犹及菊花黄。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古井年年浚,荒畴日日犁。
刈茅苫鹿屋,插棘护鸡栖。
闲赖书遮眼,愁须酒到脐。
斜阳有常课,缓步上湖堤。
笛材细织含风漪,蝉翼新裁云碧帷。
端溪砚璞斲作枕,素屏画出月堕空江时。
朱栏碧甃玉色井,自候银缾试蒙顶。
门前剥啄不嫌渠,但恨此味无人领。
朝光初上九门开,贝阙珠宫白玉台。真有烛龙浮渤澥,却占云气认蓬莱。
斗回暖景开鸣鹤,稍借新芳入早梅。更觉年华无限赏,履綦重叠绕苍苔。
香火萧然栋宇卑,满山松树送灵吹。
虚名止占都祠在,酹酒刲羊让与谁。
□见呻吟,我砭我针。
人有此心,即观世音。
邮函旦夕至,似汝尺书无。眼欲空三辅,心仍折五湖。
何人充骏骨,念我报骊珠。好去连城在,秋风看过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