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愁陌上春光尽,亦任庭前日影斜。
面黑眼昏头雪白,老应无可更增加。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荷锸决新渠,芟茅补旧庐。
共知秋必雨,有备即安居。
野馆多幽事,畸人无俗情。静分书句读,戏习酒章程。
药褚藏难见,棋枰算未成。悠然寄孤啸,吾岂固逃名。
袅丝翘足傍澄澜,消尽年光伫思间。若使见鱼无羡意,向人姿态更应闲。
人肉馨,神眼睁。
长安今夜月,留客此堂开。影落清樽里,光从玉殿来。
苑花添帐望,邻笛助悲哀。幸接仙郎饮,高歌愧尔才。
渺渺冰雪尽,欣欣花柳苏。
江澄炫初日,沙润茁新蒌。
久客亦劳止,我行犹载驱。
乾坤如许大,何处著吾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