咽云箫鼓传声沸,临水楼台倒影多。
吟绕曲栏无限思,绪风迟日满烟波。
晏殊【yàn shū】(991-1055)字同叔,著名词人、诗人、散文家,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(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,位于香楠峰下,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),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。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(1037-1110),在当时北宋词坛上,被称为“大晏”和“小晏”。
我年三十九,白髭有一茎。当时初见之,妻子殊为惊。
今年四十二,白者日益多。朝来明镜中,对之不复嗟。
人生天地间,老去会不免。犹胜严终辈,终身不得见。
凿山成小池,贮兹一泓绿。
参差散石发,清浅浮碧玉。
光风时动摇,涟漪细相续。
我常绕池行,衣无尘可濯。
不见南溪老,苍茫二十秋。浦云空北望,江水自东流。
已化辽阳鹤,犹疑海畔鸥。存亡一掬泪,何日洒林丘。
岁岁元宵兴倍增,羊皮鱼枕各分明。缭丝新出滇南样,独惜伊人见未曾。
村饮夜归来,健倒三四五。摩挲青莓苔,莫瞋惊著汝。
严风萃群有,蝇蚊亦无多。所憎虽去眼,若此岁晏何。
中夜揽衣裳,起视星与河。出云未还山,落叶早辞柯。
沉思不成寐,太息继以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