辛弃疾(1140-1207),南宋词人。原字坦夫,改字幼安,别号稼轩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出生时,中原已为金兵所占。21岁参加抗金义军,不久归南宋。历任湖北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浙东安抚使等职。一生力主抗金。曾上《美芹十论》与《九议》,条陈战守之策。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,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,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;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。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,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。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,后被弹劾落职,退隐江西带湖。
欲有所用其未足,无数馀心自澡浴。今古茫茫同射覆,古人仍是今人鹄。
满堂予美初成目,目如秋水心如玉。冰壶掩映出千秋,金薤琳琅能满束。
五色篇中未眼迷,一丝纸背当胸沃。非缘寡和获知希,岂信同工多异曲。
休疑此道独谀闻,细绎其言俱有触。吾诚不及惜阴人,浪许居诸时断续。
居诸可度不可留,继晷焚膏那可赎。神鬼依然护索丘,干戈聊使凋烦缛。
嗟彼譊譊毋自辱,白首安知意所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