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,庐州濡须人。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,卒于孝宗乾道五年,年七十七岁。善文,明白晓畅,诗亦真朴有致。为人慷慨有气节。宣和六年,(公元一一二四年)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。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,以切直抑制下列。调历阳丞。绍兴和议初成,之道方通判滁州,力陈辱国非便。大忤秦桧意,谪监南雄盐税。坐是沦废者二十年。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,以朝奉大夫致仕。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,《四库总目》相山词一卷,《文献通考》传于世。
龆岁迎高轩,客座睹妙墨。初知学波磔,涂鸦常侍侧。
甚荷容觕顽,陋质许磨试。睽违重相见,吹竽滥清职。
学步瞠乎后,蹒跚怯无力。同时侍从班,公书最杰特。
天然擅风华,意不假雕刻。比来愈高卓,下笔成典式。
台端索靖碑,论古诣精域。喜闻前驺过,寒厅觐颜色。
久别犹虚庸,盛望愧难塞。骊驹不可维,送行已曛黑。
探怀出绢素,匆匆那敢迫。请附书簏行,期寄邮筒得。
郡斋知近山,春秋好登陟。使君今苏黄,摩崖待镌勒。
苍史失古法,赤刀有遗书。经毁秦汉后,器追禹夏初。
古人不吾接,有感谁与袪。尚怜盲左生,文字记鲁壶。
哀哉泗水没,不复知鬼魖。英英华省郎,捃摭收遗馀。
异书人不识,善本手自摸。壁中发科斗,海底出珊瑚。
篆籀既识职,钟鼎各应图。要当知百世,何止举一隅。
似逢东里生,张华与之俱。谈倾河海江,下卷郑白渠。
我老尘埃中,牒诉惨不舒。思陪种柳潜,愿逐耦耕沮。
锦囊不应开,欲和聊复徐。颇怜平生心,用意真僻儒。
识字恨不博,块焉无与虞。图书许借否,髯滕意何如。
莫作骊龙仙,靳吝五色珠。鸱夷或未办,当奉酒一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