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水细通何处。柳溪新雨。清风十里送篮舆,行不尽、山无数。
一簇楼台窣堵。老僧常住。悬知俗客不曾来,门外苍苔如许。
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,庐州濡须人。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,卒于孝宗乾道五年,年七十七岁。善文,明白晓畅,诗亦真朴有致。为人慷慨有气节。宣和六年,(公元一一二四年)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。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,以切直抑制下列。调历阳丞。绍兴和议初成,之道方通判滁州,力陈辱国非便。大忤秦桧意,谪监南雄盐税。坐是沦废者二十年。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,以朝奉大夫致仕。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,《四库总目》相山词一卷,《文献通考》传于世。
绿池绕径恣閒行,已有园中正晚晴。学语小孙多事甚,牵衣随处问花名。
花雨燕泥香,绸缪牖户傍。昔移唯破砚,今徙益匡床。
赋草多鹦鹉,衣囊少鹔鹴。自能贫任侠,孰谓醒而狂。
霜冷信冬晴,苕溪半日程。
正篷辞月色,欹枕受松声。
渔隐前时约,山讴古样情。
料应朝市客,笑我独为清。
楚楚贤关士,翻然乞假归。思亲惊节序,飞梦绕庭帏。
未解通金籍,先容舞綵衣。骞腾终有待,报答愿无违。
寒雪孤松操,春阳寸草晖。停云千里外,莫遣信音稀。
南山遥对菊花开,欲采无人为举杯。
纵说柴桑贫谢客,何曾不许白衣来。
德大才优世所宗,汉唐诸老莫如公。高明正直行王事,耿介清廉继父风。
六邑人居条教内,万家春出笑谈中。即看诏促归清禁,手把梅花马首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