扁舟历阳来,访君得少息。
登堂默无语,见老称目击。
去年糁江上,群盗罗剑戟。
君时濡须游,入山笑相揖。
肩担祖师禅,问答挥楖栗。
岂惟警聋聩,亦足慰岑寂。
春容褪丹青,雨意铺水墨。
定将傥赴感,澄霁自端的。
麦秋数日间,饥肠颇贪得。
兵余敝庐尽,何独空四壁。
维摩幸无恙,胡避有新室。
白云本无心,能归定能出。
归然三杰峰,况是旧相识。
我有半仙丹,和剂等昌木。
为言山中人,蟠桃已成实。
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,庐州濡须人。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,卒于孝宗乾道五年,年七十七岁。善文,明白晓畅,诗亦真朴有致。为人慷慨有气节。宣和六年,(公元一一二四年)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。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,以切直抑制下列。调历阳丞。绍兴和议初成,之道方通判滁州,力陈辱国非便。大忤秦桧意,谪监南雄盐税。坐是沦废者二十年。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,以朝奉大夫致仕。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,《四库总目》相山词一卷,《文献通考》传于世。
我爱新安好,斋房四友全。
斲成千样玉,扫得万毬烟。
云气随银管,蛟龙入彩笺。
周旋不能去,何待更论年。
衣褐之徒吾久识,炭乌雪白始惊看。独怜总有高人处,唇缺何曾怨齿寒。
十载蘋洲。正襟怀黯黯,岁月悠悠。望云心欲绝,怀橘愿难酬。
鸿北向、水东流。拼一醉新篘。把此中、无边寥落,尽付眠鸥。
燕台更有前游。记闲园角酒,水榭迎秋。题糕徵韵语,说饼拥香篝。
怜别后、见无由。更莫上高楼。暮山横、斜阳芳草,处处生愁。
秋斋膏沐暇,旭日照轩墀。露重芭蕉叶,香凝橘柚枝。
简书随吏散,宝骑与僧期。报国得何力,流年已觉衰。
画得荷花朵,傍依海石榴。西施夜浴罢,催火照梳头。
绿柳阴中问子规,劝人归是劝春归。
人须回首春须暮,何不成都西去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