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,庐州濡须人。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,卒于孝宗乾道五年,年七十七岁。善文,明白晓畅,诗亦真朴有致。为人慷慨有气节。宣和六年,(公元一一二四年)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。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,以切直抑制下列。调历阳丞。绍兴和议初成,之道方通判滁州,力陈辱国非便。大忤秦桧意,谪监南雄盐税。坐是沦废者二十年。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,以朝奉大夫致仕。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,《四库总目》相山词一卷,《文献通考》传于世。
诗名东郡沈隐侯,那复擅奇顾虎头。江湖槃薄有能事,画我山中白雪楼。
推毫已经海色至,无乃兼驱蛟蜃游。须臾百里岱阴合,咫尺疑闻清河流。
华不注山得非雨,平陵以西胡独秋。松风似欲卷绡起,良久看云失去留。
丹青快意痴如此,丘壑过人老即休。使君实解郢中调,为尔深知宋玉愁。
安阳之山几千仞,势与浮光角雄峻。野人不识呼大山,复岭回崖足难进。
青莲居士遗云仍,芒鞋资斧时凭陵。良材异卉俱在眼,用舍一一惟其应。
来往穷绝径,烟霏长满衣。白龙池头弄明月,翠萝影里迎凉飔。
静欣紫霞赏,远订沧洲期。倚松砉长啸,灭迹稀人知。
迩来入三吴,又复事登陟。南山南,北山北,搜奇访古无遗力。
呼笔閒施彩绘新,横琴快拂朱丝直。邂逅太湖上,一笑无先容。
青春欲暮烟花空,扫花坐石开心胸。高山流水杳无际,无言默送孤飞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