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必袁州去,尘尘小释迦。
一筇非外物,四海即吾家。
晓色霜还重,秋容菊正华。
此行良不恶,冬笋已排牙。
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,庐州濡须人。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,卒于孝宗乾道五年,年七十七岁。善文,明白晓畅,诗亦真朴有致。为人慷慨有气节。宣和六年,(公元一一二四年)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。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,以切直抑制下列。调历阳丞。绍兴和议初成,之道方通判滁州,力陈辱国非便。大忤秦桧意,谪监南雄盐税。坐是沦废者二十年。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,以朝奉大夫致仕。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,《四库总目》相山词一卷,《文献通考》传于世。
渭水侯多失旧封,平原池馆乱来空。
青青石上何人赏,孤映暮山风雪中。
茶瓜欲禁渴何能,问疾人来使疾增。医技渐穷翻作态,奴劳略效便相矜。
残诗迷罔何时续,试牍粗狂岂暇誊。归去不妨翻本草,药炉声里伴秋灯。
恰似渊明归栗里。闲情惯把吟筇倚。万壑青苍图画里。
春色美。孤村落日炊烟起。
四野犹闻严战垒。飘摇不定频迁徙。虽可生存何足喜。
兵未弭。终虞白发惊魂褫。
白露凝帆冷,钟声出寺南。月华穿曲径,山翠落深潭。
舟泊云同卧,镫残酒半酣。纵多愁绪在,不敢负幽探。
溪上桃花山下舟,六朝遗事寄东流。春风无限关情处,猿鹤依然识旧游。
名园总宜客,春半大堤头。渌水时扃户,青山日满楼。
携壶新雨过,挟瑟乱云流。漫惜花朝宴,䠞成列炬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