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花照眼,对西风庭槛,为渠凝伫。准拟登高酬一醉,底事晚来微雨。蟠蟀声中,芭蕉叶上,怎得争如许。龙山何处,无言暗想烟树。
须知天意随人,重阳晴未晚,不须频诉。幸有兵厨三万斛,足助赏心欢趣。千里江山,两行珠翠,端为骚人付。层楼飞观,应容老子追步。
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,庐州濡须人。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,卒于孝宗乾道五年,年七十七岁。善文,明白晓畅,诗亦真朴有致。为人慷慨有气节。宣和六年,(公元一一二四年)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。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,以切直抑制下列。调历阳丞。绍兴和议初成,之道方通判滁州,力陈辱国非便。大忤秦桧意,谪监南雄盐税。坐是沦废者二十年。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,以朝奉大夫致仕。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,《四库总目》相山词一卷,《文献通考》传于世。
纸帐青毡暖有余,昏昏信脚到华胥。
冻醪有力勤推挽,春茗无端苦破除。
半熟拥衾闻急雨,乍回推枕觅残书。
个中得意君知否?万户生封未必如。
琅函真筌何所云,丈人嵯峨五岳尊。
矞云护耀魄宝,宝绳夜低天市垣。
琼瑶其上矗千仞,冰雪为人醒醉魂。
飞鸿没处杳难辨,饲虎遗迹应犹存。
甘泉使君趣丘壑,薰炉默坐存昆仑。
高斋图史罗左右,大厦风月相吐吞。
岩泉酒熟芳桂蕊,茶鼎火活苍松根。
坐邀麻姑来擘脯,祗恐摩诘难亡言。
界天之雪满窗户,唤起老仙重与论。
丁宁来者时汛扫,燕寝可避蜂衙喧。
汉家公主昔和蕃,石上今馀手迹存。
风雨几年侵不灭,分明纤指印苔痕。
香山昔有黄才伯,文章声名重五岳。宫詹夙侍至尊前,也冠诸生领解额。
懿铄先秦两汉词,大历开元供挥霍。尔时黎梁诸君子,铅椠执鞭欣所托。
道在山川气正王,岐海精灵应有作。卓哉此日李伯襄,五彩乍飞并眩愕。
握腕十年风雨中,雌雄与君斗卓荦。余也蚤飞飞未前,君今一飞绝寥廓。
淩峰濛雾穿青云,炫藻流晖仪凤阁。彩笔宁终第二人,奏赋定知冠上国。
经生壮志羡雕虫,亘古雄文怜寂寞。谁知吾党旧登坛,肯与中原论一掷。
虽然三载制科耳,底事千秋未萧索。今日后生不可量,才伯似君君胜伯。
临河挝鼓送君行,万丈虹光赴帝阙。
洞庭水落洲渚出,叠翠疏峰远烟没。
重楼百尺压高城,画栋沉沉倚天阙。
湖光上下天水融,中以日月分西东。
气凌云梦吞八九,欲与溟渤争雌雄。
澄澜无风雨新霁,一日万顷磨青铜。
琉璃夜影贮星汉,骑鲸已在银河中。
湘妃帝子昔何许,但有林壑青浮空。
苍梧云深不可见,遗恨千古嗟何穷。
须臾晦冥各异色,风怒涛翻际天黑。
乘陵濑壑走魑魅,渟滀百怪谁能测。
忽看舟子玩行险,更欲飞帆借风力。
安得晴云万里开,依旧寒光浸虚碧。
娓娓清谈玉屑霏,仲宣体弱不胜衣。十年面壁精勤甚,多恐量腰减带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