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花和黄觉民四首

夜来春信到南枝,姑射神人逞雪肌。

多谢长须解予意,送将羁客换新诗。

王之道

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,庐州濡须人。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,卒于孝宗乾道五年,年七十七岁。善文,明白晓畅,诗亦真朴有致。为人慷慨有气节。宣和六年,(公元一一二四年)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。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,以切直抑制下列。调历阳丞。绍兴和议初成,之道方通判滁州,力陈辱国非便。大忤秦桧意,谪监南雄盐税。坐是沦废者二十年。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,以朝奉大夫致仕。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,《四库总目》相山词一卷,《文献通考》传于世。

猜你喜欢

稍觉飞腾疾,方知选择公。

云霄移列宿,泉岭度春风。

问俗穷阎底,搜材荐墨中。

褰帷先办此,续续寄诗筒。

夕阳边、几千年事,惊鸦和叶零乱。画船自荡无情水,不管伤秋人换。

■■■。谁记得、碧城天样阑干远。蓬莱更浅。剩语石花凉,埋香藓坏,浇酒问吴苑。

樽前意,疏了燕台笑伴。故人吟帻慵岸。风情薄到如云叶,多事双鬟还劝。

君不见。才一角、微波断送江南晚。玉箫休按。便虎气腾■,澹烟衰草,一味助凄怨。

平生未识郑公面,每日闻名几数遍。手提巨斧擘山灵,更向天门穿一箭。

箭射垂杨百步遥,中原鞭弭递相骄。独捧金盘满盛血,十九人咸听我招。

招之亦何为,斯文久欲衰。宋人曾失足,元氏更崩驰。

我朝北地差能起,健力可以扛鼎吕。信阳和之势更扬,其后纵横有五子。

五子复云七,吾粤得其一。近者见郑公,远者谈公实。

公实郑公本同邑,丰神意气如相袭。并开门户揖众宾,一苇独横不用楫。

余生于公恨稍晚,形虽未亲神往返。北地信阳亦一家,况是乡闾迩非远。

石鼓桐鱼相应鸣,幽兰杜若原同畹。今年夏月盛芙蓉,公之秀色正相同。

一步一眺将万里,一吟一饮尽千钟。人言公旧武缘令,武缘勾漏原连境。

葛令丹砂可驻颜,公复得之寿与等。予言公寿自丹砂,公文却复比云霞。

云霞何地不流映,似公异藻人同誇。毕竟斯文流厚脉,脉犹未坠仍留责。

余似蚊虻思负山,公如老骥犹任轭。寿酒一卮未致公,愿扬高韵随清风。

请公努力加餐饭,广述诗书迪后蒙。

我生场屋惯周旋,得失从知岂偶然。

天理先须尽人事,时文端有本尘编。

日烘瓮牖朝先起,雪压茅斋夜不眠。

万里夷涂从此去,著鞭宁怕祖生先。

野寺寻真幽更幽,老僧敬客客来游。疏钟几杵江山暮,落雁一声天地秋。

山鸟有情怜我去,烛花溅泪为谁愁。而今惆怅江头别,不识重来有日不。

嶪巘虬檐插斗飞,乾坤秀色四晖晖。

晴江对酒平如掌,晚树开帘细作围。

笑里城乌啼月过,吟边巢燕掠花归。

主人风骨争森爽,无处容尘到客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