岑参(约715-770年),唐代边塞诗人,南阳人,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,后徙居江陵。[1-2] 岑参早岁孤贫,从兄就读,遍览史籍。唐玄宗天宝三载(744年)进士,初为率府兵曹参军。后两次从军边塞,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;天宝末年,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,为其幕府判官。代宗时,曾官嘉州刺史(今四川乐山),世称“岑嘉州”。大历五年(770年)卒于成都。
任公囊被放,星纪海外周。操简缀国论,木铎徇春遒。
代谢始归国,翩若鹰下鞲。暮春值癸丑,遐想山阴游。
西郊得名园,觞咏招胜流。梅发酒味冽,鸟和琴声柔。
举杯酹西山,怃然怀灵修。黄竹去不返,愁云弥九州。
惊魂瑶池宴,王母戴虎头。借问王右军,感慨犹此不。
痛饮狂歌意未平,坐听寒漏滴高城。装因北海经旬滞,烛向西堂尽夜明。
是处湖山重借色,他时风雨各关情。含毫漫诧双龙合,拂曙河桥问去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