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夕

月帐星房次第开,两情惟恐曙光催。

时人不用穿针待,没得心情送巧来。

罗隐

罗隐(833-909),字昭谏,新城(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)人,唐代诗人。生于公元833年(太和七年),大中十三年(公元859年)底至京师,应进士试,历七年不第。咸通八年(公元867年)乃自编其文为《谗书》,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,所以罗衮赠诗说:“谗书虽胜一名休”。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,总共考了十多次,自称“十二三年就试期”,最终还是铩羽而归,史称“十上不第”。黄巢起义后,避乱隐居九华山,光启三年(公元887年),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,历任钱塘令、司勋郎中、给事中等职。公元909年(五代后梁开平三年)去世,享年77岁。

猜你喜欢

东篱深僻嬾衣裳,书卷纵横杂药囊。

无吏徵租终日睡,得钱沽酒一春狂。

新营茅舍轩窗静,旋煮山蔬匕箸香。

戏集句图书素壁,本来无事却成忙。

市远尘埃少,村虚烟雨多。极知九日近,无奈一秋何。

扫径寻僧话,关门待友过。岩香送篱艳,尽可伴婆娑。

飘零一例老江乡,忍作寻常歌舞场。难得多情柳亚子,苦挥热泪说冯郎。

虽未登三十,知君已几年。

先师斧修月,名父柱擎天。

失怙初周晬,耽吟早极玄。

孤身能自立,万卷绝芸编。

红尘无迹到山家,留待诗人大笔誇。坐石与僧谈翠竹,开樽邀客醉榴花。

鸥随钓叟孤舟远,牛载村童一笠斜。占尽神仙潇洒地,清风明月有谁遮。

似我归来亦未迟,夫君得谢又先之。清朝况是悬高位,白社多缘赴夙期。

到处溪山同载酒,故园风物尽裁诗。一场好梦今朝觉,却任傍人道是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