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长卿(约726 — 约786),字文房,汉族,宣城(今属安徽)人,唐代诗人。后迁居洛阳,河间(今属河北)为其郡望。玄宗天宝年间进士。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,后为长洲县尉,因事下狱,贬南巴尉。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,知淮西、鄂岳转运留后,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。德宗建中年间,官终随州刺史,世称刘随州。
曾挹清谈仆屡更,解颐聊足慰平生。共观云物怀虞帝,为引渔翁问屈平。
一逐晓风分客路,两逢春雨暗山城。寒林不见迁莺语,古壁多逢逐客名。
怀寄远随贤守句,爱忘深识故人情。参军笔力湘山峭,幕府辞源峡水倾。
刻烛赋诗曾有意,临池扫帚未能精。强将西缶临风击,终逊玲珑戛玉声。
五德同行,五事分情。山谷为亢,金跃始旷。居学为修,木荣众求。
尊彊为治,如火灼视。江海无为,似水推移。导引作寿,土则坤久。
四时相守,民莫不有。民各知子,鲜克知母。水火木金,反为土沉。
义仁智礼,是古非今。此惟圣德,澹然无极。众美从之,以归至域。
其生若浮,其死若休。其寝不梦,其觉无忧。其名同帝,与一同流。
纯素之一,惟神在室。干越不用,其宝倍密。不亏其纯,其纯乃真。
不杂其素,其素乃具。乃真乃具,五星天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