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两黄鹂色似金,
袅枝啼露动芳音。
春来幸自长如线,
可惜牵缠荡子心。
温庭筠(约812—866)唐代诗人、词人。本名岐,字飞卿,太原祁(今山西祁县东南)人。富有天才,文思敏捷,每入试,押官韵,八叉手而成八韵,所以也有“温八叉”之称。然恃才不羁,又好讥刺权贵,多犯忌讳,取憎于时,故屡举进士不第,长被贬抑,终生不得志。官终国子助教。精通音律。工诗,与李商隐齐名,时称“温李”。其诗辞藻华丽,秾艳精致,内容多写闺情。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,为“花间派”首要词人,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。在词史上,与韦庄齐名,并称“温韦”。存词七十余首。后人辑有《温飞卿集》及《金奁集》。
青青千里乱春袍,宿两催红出小桃。
回首北城无限思,日酣川净野云高。
团团凌风桂,宛在水之东。
月色穿林影,却下碧波中。
彭泽怀归早。便相携、飘然琴鹤,扁舟风好。笑谢钓龙台上月,从此闭门却埽。
且消受、江村蟹稻。林下盘桓曾几日,忍诗囊、忽弃平生稿。
秋瑟瑟,惊宿草。
风尘能吏知多少。只先生、十年依旧,风襟月抱。诗笔能回天地意,一夕可门淫潦。
替呼吁、苍生枯槁。万斛红陈天府惠,展瑶章、岂独寿梨枣。
穷檐命,仗再造。
纤月照阑干,愁心夜独看。光流千嶂动,影入万松寒。
银汉何清浅,金波自渺漫。临风旋起舞,乌鹊过林端。
今年春雨疑天漏,十日都无一日晴。游处每劳持具出,梦回常厌打窗声。
照泥犹自愁星点,仰瓦何当罪月行。真宰怜民应上诉,须留馀沥佐秋成。
芍药与黄菊,结根固不同。怀芳未及采,一夕来朔风。
朔风何造次,吹我客床空。客心与客梦,倏忽若飘蓬。
寄谢西园花,此意殊匆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