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鸽飞时日欲斜,禅房寂历饮香茶。
倾人城,倾人国,斩新剃头青且黑。
玉如意,金澡瓶,朱唇皓齿能诵经。
吴音唤字更分明。
日暮钟声相送出,袈裟挂着箔帘钉。
王昌龄 (698— 756),字少伯,河东晋阳(今山西太原)人。盛唐著名边塞诗人,后人誉为“七绝圣手”。早年贫贱,困于农耕,年近不惑,始中进士。初任秘书省校书郎,又中博学宏辞,授汜水尉,因事贬岭南。与李白、高适、王维、王之涣、岑参等交厚。开元末返长安,改授江宁丞。被谤谪龙标尉。安史乱起,为刺史闾丘所杀。其诗以七绝见长,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,有“诗家夫子王江宁”之誉(亦有“诗家天子王江宁”的说法)。
环佩琮琤落断崖,水清石瘦没平沙。幽人散策经过地,草阁柴扉趁水斜。
绾纤钓台下,敛衽谒严陵。石矶封藓,一笑挟策独先登。山献修蛾几抹,江绕青罗千顷,今古富春声。行有二三子,心迹喜双清。吊羊裘,追往躅,尚仪型。丹青洒落三反,谁动紫垣星。重袖调元大手,归傲纶巾一线,志不在寒鲸。千载仰风节,鸿鹄自冥冥。
玉瘦香寒不自持,潇然冷蕊暗疏枝。向来几许闲花木,及见春光烂漫时。
翳翳云中树,亭亭江上山。秋风生柁尾,荡漾碧波间。
万里长空送远飔,马头西向禁垣辞。郑公听履星俱下,列子乘虚气可骑。
狂似山城吹帽客,恍如尘海泛槎时。诗人莫讶天将雪,雪后寻春更有诗。
影娥宫殿月参差,却认梅花是桂枝。欲采幽芳无处寄,人间天上两相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