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人俟明路,益稷分尧心。
利器必先举,非贤安可任。
吾兄执严宪,时佐能钓深。
王昌龄 (698— 756),字少伯,河东晋阳(今山西太原)人。盛唐著名边塞诗人,后人誉为“七绝圣手”。早年贫贱,困于农耕,年近不惑,始中进士。初任秘书省校书郎,又中博学宏辞,授汜水尉,因事贬岭南。与李白、高适、王维、王之涣、岑参等交厚。开元末返长安,改授江宁丞。被谤谪龙标尉。安史乱起,为刺史闾丘所杀。其诗以七绝见长,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,有“诗家夫子王江宁”之誉(亦有“诗家天子王江宁”的说法)。
报答春光须著语,年来老我不能奇。风前娟好有馀态,未必此花如此诗。
学士新堂切禁垣,赏筵秩秩咏斯干。碧桃和露来天上,玉醴生香出大官。
棋局往来随胜负,投壶还激罄交欢。独怜沧海将归客,后会难期强自宽。
丝丝细雨弄春晴,新水溪头杜若生。我欲与君携酒去,绿阴树底听啼莺。
成名年少日,就业圣人书。擢桂谁相比,籝金已不如。
东城送归客,秋日待征车。若到清潭畔,儒风变里闾。
萧萧苜蓿广文多,忽作潘家花满柯。久矣上书新礼乐,可能为政倦弦歌。
丹砂不必寻勾漏,桂酒还闻近博罗。自是君身有仙骨,双凫非远问明河。
母仪妇道俨如存,多积阴功裕后昆。眼见铜章荣队子,手携银鹿弄诸孙。
一簪白发霜前操,万灶青烟雪里村。只恐穹碑书不尽,更看旌表贵高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