榆荚车前盖地皮,蔷薇蘸水笋穿篱。
马蹄无入朱门迹,纵使春归可得知。
韩愈(768~824)字退之,唐代文学家、哲学家、思想家,河阳(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)人,汉族。祖籍河北昌黎,世称韩昌黎。晚年任吏部侍郎,又称韩吏部。谥号“文”,又称韩文公。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,破骈为散,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。宋代苏轼称他“文起八代之衰”,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,与柳宗元并称“韩柳”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,作品都收在《昌黎先生集》里。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“道统”观念的确立者,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。
仙心侠意两难平。一例化幽情。尘海任飘零。更休问他生此生。
浓香引梦,寒花伴影,到处总凄清。虚愿慰伶俜。莫轻遣愁醒恨醒。
郊原雨初足,风日清且好。
病守亦欣然,肩舆白门道。
荒田咽蛩蚓,村巷悬梨枣。
下有幽人居,闭门空雀噪。
西风高正厉,落叶纷可扫。
孤僮卧斜日,病马放秋草。
墟里通有无,垣墙任摧倒。
君家本冠盖,丝竹闹邻保。
脱身声利中,道德自濯澡。
躬耕抱羸疾,奉养百岁老。
诗书膏吻颊,菽水媚翁媪。
饥寒天随子,杞菊自撷芼。
慈孝董邵南,鸡狗相乳抱。
吾生如寄耳,归计失不早。
故山岂敢忘,但恐迫华皓。
従君学种秫,斗酒时相劳。
底事伤怀抱。忆当年、两家名父,论交最好。我始弱龄君壮盛,争说恢奇才调。
定指日、翻飞天表。转眼高堂人去后,守遣编、竟以穷愁老。
升沉事,谁能料。
贱贫仆更何须道。算输君、才思什伯,敢辞潦倒。半世惯填红豆曲,久惹词场人笑。
笑此技、从来绝小。何意先生痂嗜甚,每相逢、坚索囊中稿。
只此是,焚馀草。
久负南山约,披襟趁小晴。摩云天欲近,极目路疑平。
块垒胸中化,清凉脚下生。烟波衔日处,一棹自孤行。
晓日西风转,秋天万里明。湖天一种色,林鸟百般声。
霁景浮云满,游丝映水轻。今朝江上客,凡慰几人情。
长忆西园清夜景,酒阑无不独临池。
可怜陇月三更白,谁见红蕖露滴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