松树有死枝,冢上唯莓苔。石门无人入,古木花不开。
(《道边古坟》)
绿竹岁寒在,故人衰老多。(《答范校书》)
月色静中见,泉声深处闻。(《石帆山》)
古观茅山下,诸峰欲曙时。真人是黄子,玉堂生紫芝。
(《题李尊师堂》)
禅门至六祖,衣钵无人得。(《题曹溪能大师奖山居》)
古墓碑表折,荒垄松柏稀。(《伤古墓》)
秋深知气正,家近觉山寒。(《登梨岭望越中》)
山僧不记重阳日,因见茱萸忆去年。(《九日》)
今非古狱下,莫向斗边看。(《宿延平怀古》)
海月生残夜,江春入暮年。
窗风枯砚水,山雨慢琴弦。(见《雪浪斋日记》)
灵澈(746~816),本姓汤氏,字源澄,越州会稽(今绍兴)人。云门寺律僧,驻锡衡岳寺。著有《律宗引源》廿一卷。与刘禹锡、刘长卿、吕温交往甚密,互有诗相赠,享誉当时诗坛。
雅乐方兴大晟谐,均调律吕贯三才。广庭度曲笙镛间,羽翮翱翔赴节来。
有烨黄花,味同隐逸。爰赋归来,载饮以适。五斗非轻,万钟不益。
君臣义明,我心匪石。
巫山月落枫林黑。朝云暮雨寻无迹。何处楚阳台。美人来不来。
风鬟兼雾鬓。谁写天然韵。一笑记曾逢。昨宵残梦中。
二子依公子,南山度北山。
兴随流水远,心逐片云闲。
日月浮生外,牛羊落照间。
殷勤华表鹤,飞去复飞还。
连璧本难双,分符刺小邦。崩云下漓水,劈箭上浔江。
负弩啼寒狖,鸣枹惊夜狵.遥怜郡山好,谢守但临窗。
天上王孙白玉堂,曾瞻黼扆御袍黄。寸心倾日应多渴,露泻金茎赐一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