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昉(925年-996年2月22日),字明远,汉族,深州饶阳(今河北饶阳县)人,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、文学家。后汉乾佑年间(948年)进士。累官至右拾遗、集贤殿修撰。后周时任集贤殿直学士、翰林学士。宋初为中书舍人。宋太宗时任参知政事、平章事。以特进、司空致仕,至道二年(996年)卒,年七十二,赠司徒,谥文正。李昉效法白居易诗风,为“白体诗”代表人物之一。典诰命共三十余年,曾参与编写宋代四大类书中的三部(《太平御览》、《文苑英华》、《太平广记》),有文集五十卷,今已佚。
吾子命世豪,术学穷无闲。
直意慕圣人,不问闵与颜。
彼昏何为者,诬构来(左口右颜)(左口右颜)。
应逮犯秋阳,动为人所叹。
不恤我躬瘁,乃嗟天泽悭。
令人念公卿,烨烨趋王班。
泊无悯世意,狙猿而佩环。
爱子所守卓,忧予不能攀。
永矢从子游,合如扉上鐶。
愿言借余力,迎浦疏潺潺。
亦有衣上尘,可攀裨泰山。
大江秋正清,岛溆相萦弯。
四盼浩无主,日暮烟霞斑。
水竹密以劲,霜枫衰更殷。
常托亦云健,行矣非闲关。
相期东北游,致馆淮之湾。
无为袭宁嬴,悠然及温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