吊邓洵美

十年衣染帝乡尘,踪迹仍传活计贫。

高掇桂枝曾遂志,假拖蓝绶至终身。

侯门寂寞非知己,泽国

悽惶似旅人。今已向公坟畔过,

不胜怀抱暗酸辛。

李昉

李昉(925年-996年2月22日),字明远,汉族,深州饶阳(今河北饶阳县)人,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、文学家。后汉乾佑年间(948年)进士。累官至右拾遗、集贤殿修撰。后周时任集贤殿直学士、翰林学士。宋初为中书舍人。宋太宗时任参知政事、平章事。以特进、司空致仕,至道二年(996年)卒,年七十二,赠司徒,谥文正。李昉效法白居易诗风,为“白体诗”代表人物之一。典诰命共三十余年,曾参与编写宋代四大类书中的三部(《太平御览》、《文苑英华》、《太平广记》),有文集五十卷,今已佚。

猜你喜欢

予昔扬舲于桂浦兮,将以极夫遐征。朝发丹水之浛洭兮,夕息重华之所经。

俄穷源于星宿兮,访昆丘之赤城。天柱岧峣而飞空兮,地轴支撑而不倾。

纷合沓其异状兮,忽神怖而魄怔。崩腾蹙踏来万乘兮,风雨阴晦而会百灵。

倏天清而地宁兮,聆箫韶之九成。昔重华之盛德兮,信无远而弗歆。

绝潇湘而南下兮,嘉兹土而来临。国不费而民不匮兮,兵卫简而不侵。

岂车辙与马迹兮,将釐俗于靺任。遂乐兹而不返兮,溯南飙而长吟。

璇宫逶迤而下属兮,瑶台隐起而上寻。驻清跸于磐石兮,招炎景于茂林。

参差九韶之管,疏越五弦之琴。趋跄百兽之舞,来仪丹羽之音。

黼裳飏兮仙霞举,绛节去兮赤霄沉。太音寥泬其希声兮,遗迹峥嵘而可睹。

信帝德之巍巍兮,有天下而不与。留仙旆于九疑,怨瑶瑟于二女。

松谡谡而吟风,竹斑斑而含雨。表灵兮珠丘,极望兮澧浦。

杳翠旗兮不见,荐芬馨兮何所。钦明兮思君,闻乐兮愁予。

嗟南薰之久寂兮,民愠其谁与解之。皇风靡而世遂季兮,俗化淫哇而嗤嗤。

久知太音之难谐兮,唐虞既远安适归。将坐兹石而忘味兮,写予心之遥悲。

直上冲天髯欲虯,斜飞控地鬓还彪。

目中已决行藏策,赢得从今不倚楼。

翠翘珠掘背,小殿夜藏钩。蓦地羊车至,低头笑不休。

赏心眷景光,川汜渺徂征。窜身穷海上,卧痾天边城。

倾歌岛岸坼,蹙汨波楼惊。飘音承来讯,颇叙栖泊情。

陪幄方图政,安车遂告年。

帝求惇史善,人叹大夫贤。

故馆西州路,佳城京兆阡。

惟应旧游客,堕泪向碑前。

名参汉望苑,职述景题舆。巫峡将之郡,荆门好附书。

远行无自苦,内热比何如。正是炎天阔,那堪野馆疏。

黄牛平驾浪,画鹢上凌虚。试待盘涡歇,方期解缆初。

闷能过小径,自为摘嘉蔬。渚柳元幽僻,村花不扫除。

宿阴繁素柰,过雨乱红蕖。寂寂夏先晚,泠泠风有馀。

江清心可莹,竹冷发堪梳。直作移巾几,秋帆发弊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