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夕雁初至,高斋秋气清。筚门掩半启,萝径扫还成。
就案齐缃卷,临池涤玉觥。已储下酒物,因见老人诚。
(1636—1704)山西太原人,字百诗,号潜丘。阎修龄子。二十岁时,读《尚书》,至古文二十五篇,疑为伪书。探讨三十余年,尽得其症结所在,成《古文尚书疏證》一书。康熙间以廪膳生应博学鸿词科试,未中。后从徐乾学修《一统志》,久居洞庭山书局。长于地理,于山川形势、州郡沿革,了如指掌。诗亦雅丽。有《四书释地》、《潜丘札记》、《日知录补正》等。
只有书楼日日登,栏干东角每深凭。
一层已是悉无奈,想见仙人十二层。
乌衣门巷记曾游,排草披榛径独幽。桑下探环疑夙世,井间投辖为名流。
登堂自有千秋意,置我何须百尺楼。最喜散衙无一事,买书十步大航头。
手无太尉玉麈,腰无鄂公羽箭。
一声喝海潮音,一只眼岩下电。
路入丹霄起柂初,峡山晴色曙烟疏。
海深南斗临天阔,江合西川直帝居。
禁漏深寒参佩玉,御炉香暖散衣裾。
遥知三接承恩罢,日影参差转玉除。
城上高楼接大河,城南池沼绕朱荷。千年供奉飞杯地,一夜徐州上水歌。
露冷秋蛾争彩烛,川长风荻乱金波。客中行乐无过此,前夕中秋何处过。
蚊翼只为黄昏忙,鹄心自与青天长。世人皆失我独得,春风浩浩诗书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