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陶(约公元812—约885年):字嵩伯,号三教布衣。《全唐诗》卷七百四十五“陈陶”传作“岭南(一云鄱阳,一云剑浦)人”。然而从其《闽川梦归》等诗题,以及称建水(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,即闽江上游)一带山水为“家山”(《投赠福建路罗中丞》)来看,当是剑浦(今福建南平)人,而岭南(今广东广西一带)或鄱阳(今江西波阳)只是他的祖籍。早年游学长安,善天文历象,尤工诗。举进士不第,遂恣游名山。唐宣宗大中(847—860年)时,隐居洪州西山(在今江西新建县西),后不知所终。有诗十卷,已散佚,后人辑有《陈嵩伯诗集》一卷。
茂苑今何丽,三都昔并誇。青山遥入郭,沧海曲通槎。
雁塔侵霄半,虹桥卧水斜。微风江濯锦,薄雾月笼纱。
鱼跃空潭藻,莺披芳树霞。言公犹有井,潘令岂无花。
桃李三千士,弦歌十万家。行春凫作舄,演法鹿为车。
震泽慈源接,灵岩觉路赊。清晖寒照乘,香界午排衙。
缩地瞻金象,弥天散綵葩。宰官心不染,肯漫悦纷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