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日本宜晴,愁人风雨声。
厨烟侵几湿,檐瀑隔窗鸣。
杨柳颦何事,梅花笑不成。
呼儿催酌酒,一醉百忧轻。
元明间福建崇安人,字静之。元末与弟蓝仁智俱往武夷师杜本,受四明任士林诗法,遂弃科举,专意为诗。后辟武夷书院山长,迁邵武尉,不赴。入明,例徙凤阳,居琅邪数月,放归,以寿终。其诗和平雅澹。有《蓝山集》。
长夏江村风日清,檐牙燕雀已生成。蝶衣晒粉花枝午,蛛网添丝屋角晴。
落落疏帘邀月影,嘈嘈虚枕纳溪声。久拚两鬓如霜雪,直欲樵渔过此生。
闻君焚膏地,旧是寒厓庐。将无承尘上,或有戊子纪事书。
吁嗟小江一抔土,嘿农诸公陟降俱。
岁暮嗟为客,那堪复被围。
一心惟许国,视死已如归。
旅愁春又晚,归计岁初分。林薄经红雨,家乡空白云。
食少疑瞿貌,忧多见乱纹。行年过七十,银鬓自棼棼。
白发江南老布衣,青云事业与心违。平生诗酒人争羡,满眼芝兰古亦稀。
济世只因收药物,看山长是著荷衣。楚乡千古思遗德,马鬣峨峨映落晖。
群玉山头住四年,每闻笙鹤看诸仙。
何时得把浮丘袖,白日将升第九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