蜀郡文风盛,屏山道学高。承颜勤菽水,壮志耻蓬蒿。
春日营三径,秋风叹二毛。时逢见烽火,转觉寸心劳。
元明间福建崇安人,字静之。元末与弟蓝仁智俱往武夷师杜本,受四明任士林诗法,遂弃科举,专意为诗。后辟武夷书院山长,迁邵武尉,不赴。入明,例徙凤阳,居琅邪数月,放归,以寿终。其诗和平雅澹。有《蓝山集》。
江潮初落月痕纤,君去鹅湖别恨添。老叶易同寒雪落,衰枝难得好花黏。
发登楼叹吹残笛,吟送行诗撚断髯。无力不能齐翼出,临风空羡鸟鹣鹣。
新麦绿如韭,嫩柳含青烟。东风不私物,赋与无媸妍。
天地妙化育,至理昭鱼鸢。愿言春服成,我亦沂水边。
上书曾达圣明朝,充贡仍随使者轺。蝌蚪光生周与籍,凤凰声应舜箫韶。
杨雄献赋才无敌,逯石传家曾已遥。抍得梅花当杨柳,春风又送木兰桡。
曾将心剑作戈矛,一战名场造化愁。花锦文章开四面,
天人科第上三头。鸳鸿待侣飞清禁,山水缘情住外州。
时伴庾公看海月,好吟诗断望潮楼。
性拙偶从宦,时危远效官。羁游故交少,孤立转迁难。
春兴随花尽,乡愁对酒宽。朝来明镜里,渐觉鬓凋残。
大隐齐东市,青囊不记年。携将三泖宅,并载五湖船。
鹤渚穿云僻,渔汀钓雪便。然藜惊杖化,卖药指壶悬。
海上携真诀,区中得秘传。玉机频揽义,金匮几探玄。
挂壁双龙下,应门独虎眠。餐苓游绛阙,辟谷守丹田。
异證仓公习,殊方葛令研。轩岐存后裔,俞华失先贤。
祖德持三世,神功奏十全。沉疴吾已脱,一笑紫霞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