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茅为屋竹为椽,屋上青山屋下泉。

半掩柴门人不见,老牛将犊伴篱眠。

吴潜

吴潜(1195—1262) 字毅夫,号履斋,宣州宁国(今属安徽)人。宁宗嘉定十年(1217)举进士第一,授承事郎,迁江东安抚留守。理宗淳祐十一年(1251)为参知政事,拜右丞相兼枢密使,封崇国公。次年罢相,开庆元年(1259)元兵南侵攻鄂州,被任为左丞相,封庆国公,后改许国公。被贾似道等人排挤,罢相,谪建昌军,徙潮州、循州。与姜夔、吴文英等交往,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。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。格调沉郁,感慨特深。著有《履斋遗集》,词集有《履斋诗余》。

猜你喜欢

晓上春风第一楂,豁然披眼尽天涯。

原田极望人稀少,掩映茅篁数十家。

如皋未射息侯亡,不作梁家龋齿妆。春色晏然花事好,肯将烽火误君王。

人不可无,车中七尺,车前八驺。叹北都横被,金戈铁马,西京别起,玉宇琼楼。

五部星轺,千官月廪,巢父东行不掉头。新丰道,甚鸢肩未贵,羊胃俱侯。

霸陵万柳先秋。想金水河边旧钓游。向太华峰前,一辞仙掌,三花顶上,下瞰神州。

夷甫诸人,不能辞责,连举繁台酒数瓯。卿年少,算如今七国,费而深筹。

任昉当年有美名,可怜才调最纵横。

梁台初建应惆怅,不得萧公作骑兵。

命世高标见实难,狂澜既倒赖公还。学穷游夏渊源际,文列班杨伯仲间。

落落声尘随逝水,滔滔论著在名山。凄凉四海门人泪,想对秋风为一潸。

南国披僧籍,高标一道林。律仪精毡布,真行正吞针。

掇火身潜起,焚香口旋吟。非论坐中社,余亦旧知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