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气碧氤氲,深林带夕曛。人归孤嶂晚,犬吠隔溪云。
杉竹何年种,烟尘此地分。桃源宁异此,犹恐世间闻。
戴叔伦(732—789),唐代诗人,字幼公(一作次公),润州金坛(今属江苏)人。年轻时师事萧颖士。曾任新城令、东阳令、抚州刺史、容管经略使。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。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,但《女耕田行》、《屯田词》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。论诗主张“诗家之景,如蓝田日暖,良玉生烟,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”。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。
城头月出天正白,众乌惊飞啼夜色。枝高风多露新滴,畏声恶影不能息。
愁人感之援鸣琴,拂弦成声泪沾襟。嗟尔一生八九雏,游翔不过东西林。
白头反哺无所恨,桓山分飞独何心。
春风吹柳枝,柳枝拂短墙。
春风吹桃叶,桃叶浮烟江。
春风薄情不可当,鸣鸠乳燕相颉颃。
春日长,春夜短,
雪花扑帐春不暖。
六月六日苦炎热,翻然一雨疑清秋。田鸡水鹳欢并得,对酒狂歌可自由。
浮生不问黄金产,尘世惟应囊药谋。便与渔樵同出处,九天云路泛虚舟。
斯人久不见,望望倚阑干。柳色秋江老,芦花夜月寒。
梦中同醉醒,镫下各悲欢。应念孤征客,霜貂旧已残。
霜多未叶大孤寒,欲向春前倒树开。
莫道东风无意在,余香看即度墙来。
一别年华又两更,望中云树总愁生。激昂未信终无地,慰藉常怀最有情。
给舍长闻新谏草,客窗还对旧书檠。祝君万里身长健,乡国衣冠仗主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