戴叔伦(732—789),唐代诗人,字幼公(一作次公),润州金坛(今属江苏)人。年轻时师事萧颖士。曾任新城令、东阳令、抚州刺史、容管经略使。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。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,但《女耕田行》、《屯田词》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。论诗主张“诗家之景,如蓝田日暖,良玉生烟,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”。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。
栖栖岐山穴,避狄如走兔。扰扰历下田,鹿豕朝与暮。
时至偶有为,人功竟焉数。虞帝小鳏夫,虚名攘唐祚。
西伯老秃翁,脱身美人赂。百兽岂自来,凤皇人谁睹。
垂死窜苍梧,荐禹如有负。戎马践幽王,实以妖女故。
大运等循环,智巧安能度。十读九废书,千秋荣朝露。
寄声谢时达,毋为圣贤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