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宫若远近,路在寒沙上。到死不得归,何人共南望。
戴叔伦(732—789),唐代诗人,字幼公(一作次公),润州金坛(今属江苏)人。年轻时师事萧颖士。曾任新城令、东阳令、抚州刺史、容管经略使。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。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,但《女耕田行》、《屯田词》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。论诗主张“诗家之景,如蓝田日暖,良玉生烟,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”。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。
别墅相望汉水傍,雨容和雾晚溟濛。
出门忽见丹青树,肠断家山柿叶红。
半生无计涤尘襟,喜共旻公宿梵林。隔竹茶烟风冉冉,锁窗花影夜沉沉。
有心听法篝灯坐,著意敲诗步月吟。一榻未容清梦觉,又乘羸马逐朝簪。
五更钟已动,起步望中庭。
东壁忽闻雨,西窗犹见星。
□□燃小灶,汲水净空瓶。
儿子归来好,年来乏使令。
小径升堂旧不斜,五株桃树亦从遮。高秋总喂贫人实,
来岁还舒满眼花。帘户每宜通乳燕,儿童莫信打慈鸦。
寡妻群盗非今日,天下车书正一家。
非篆非科璞已彫,形容振振与萧萧。曾因忠厚方周德,坐想吁谟览舜韶。
汉德已衰还应孽,鲁邦既弱不为妖。虚斋自是惊人玩,不胜雄狐逐怒雕。
故相方来梦,分明接座隅。
只知冠剑是,不道死生殊。
西府看如旧,东山咏久徂。
遽然兴寤叹,不觉泪沾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