戴叔伦(732—789),唐代诗人,字幼公(一作次公),润州金坛(今属江苏)人。年轻时师事萧颖士。曾任新城令、东阳令、抚州刺史、容管经略使。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。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,但《女耕田行》、《屯田词》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。论诗主张“诗家之景,如蓝田日暖,良玉生烟,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”。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。
吾家介弟饶花石,有石陂陁不盈尺。白章黄质理灿然,仿佛中间有人迹。
身如转侧面右向,左袂蒙茸覆衣上。四周环匝白皑皑,云是王祥卧冰状。
冰间有物不可名,是鱼非鱼如有情。石于天地最顽钝,岂亦慕义师高行。
扁舟载石来千里,人孰无亲亲有子。感兹雪里得嘉鳞,各向高堂备甘旨。
爱君能养赠君家,一时乡曲争相誇。言似不似者各半,将无画足添于蛇。
吾闻李广善射虎,草间有石射饮羽。至诚所感金石开,是虎非虎君试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