濯濯长亭柳,阴连灞水流。雨搓金缕细,烟褭翠丝柔。
送客添新恨,听莺忆旧游。赠行多折取,那得到深秋。
戴叔伦(732—789),唐代诗人,字幼公(一作次公),润州金坛(今属江苏)人。年轻时师事萧颖士。曾任新城令、东阳令、抚州刺史、容管经略使。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。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,但《女耕田行》、《屯田词》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。论诗主张“诗家之景,如蓝田日暖,良玉生烟,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”。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。
江蓠芳杜满沙汀,道士庄前酒半醒。
上下风烟还竟日,往来鱼鸟各忘形。
归人薄晚常争渡,病叶先秋亦自零。
兴欲尽时犹小住,北村渔火看青荧。
邂逅南轩须水濆,名言间发兰桂芬。道义相投有馀乐,宾主交照无繁文。
忠臣寤寐在北阙,古风歌咏追南薰。出关不觉行役苦,举头时见孤飞云。
绛罗高卷隔屏帏,一见令人思欲飞。
若使风前能解语,何人开口说杨妃。
立朝无几去安之,信是先生素不羁。自谓何妨行我法,谁能稍劝合时宜。
蛮中子舍归偏早,海上神山约未迟。从此祥刑成往事,岱云徕竹费相思。
缄札未沉浮。亦未程途叹阻修。争遣一春忙里过,休休。
赴壑惊蛇不转头。
归思浩难留。不为鲈鱼也买舟。瑞草桥边凄恻意,眉州。
炒豆瓜犀吃得不。
浊世佳公子,同餐粤峤霞。朔风吹木叶,雪色点梅花。
飘泊羊城客,淹留剡曲槎。放怀忘逆旅,长醉不思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