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道共浮沈,人间岁月深。是非园吏梦,忧喜塞翁心。
细草谁开径,芳条自结阴。由来居物外,无事可抽簪。
戴叔伦(732—789),唐代诗人,字幼公(一作次公),润州金坛(今属江苏)人。年轻时师事萧颖士。曾任新城令、东阳令、抚州刺史、容管经略使。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。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,但《女耕田行》、《屯田词》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。论诗主张“诗家之景,如蓝田日暖,良玉生烟,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”。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。
败絮龙钟拥病身,十分寒事在湘滨。
若非野店黏官历,不记今朝是立春。
高浪崩奔卷白沙,悠悠极望入天涯。
谁能脱落尘中意,乘兴东游坐石槎。
邪倾枝柱费三年,革故图新有待然。凌雨千间骈紫佩,濂溪一派宝青毡。
韶鸣已觉俱忘味,鼎养何妨更击鲜。师帅作成真有道,诜诜弟子信皆贤。
灵岩象唯月,盈昃巧为妍。正揭团圆影,旁分上下弦。
龙开厓畔石,日转窍中天。雕琢须神力,伊谁测帝先。
画桥杨柳绿生烟,绮阁琼楼沸管弦。何处赏春游冶客,紫骝驮醉落花前。
我老迂疏合灌园,强来乘障负初暄。多情似识伊川旧,宛是韩公第一根。